为了一杯奶茶甘愿等候一个小时,为了一顿火锅愿意排队两个小时……近年来,随着一批涵盖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品牌首店在南充市开业,为广大市民带来诸多新鲜体验,吸引着不少人前往打卡分享。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南充市新增品牌首店超过50家,进一步丰富了消费市场。
“首店”是指行业内有引领性、代表性的知名品牌,在一个区域内首次开设的门店,或是原有品牌通过跨界、创新,在某个区域的首次落地。由“首店”落地,衍生出的“首店经济”,则被视作一座城市商贸活力的晴雨表。
灯火璀璨的王府井商圈。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时尚新潮 “首店”受消费者热捧
“下班前提前点好,走过去正好取一杯奶茶。”前段时间,奶茶界的“排队王”——爷爷不泡茶,在南充王府井购物中心开启首店,市民小伍和朋友前来体验,想要尝尝这备受追捧的奶茶,味道到底如何。
“既然去买了奶茶,肯定要顺便尝一尝附近很火的美食。”同样是在王府井,海底捞火锅门前已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
等待排队的时间里,小伍和朋友无意中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一款名为蒜香面包干的小零食,吃完饭又忍不住前往精致生活方式集合品牌KKV,买了一袋子小零食。
“因为一杯奶茶的诱惑,开启了连锁消费模式。”小伍说,每次看到这些大品牌出新品、做联名活动、甚至奶茶杯身换插画了都想去体验一把,并把经历分享在社交平台,和朋友讨论是否值得一去,“这种对新鲜感的追求,大概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凭着“首”字带来的时尚、新潮之风,南充不少首店开业时盛况非常。特别是对于喜欢潮流的年轻消费群体来说,首店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
南充王府井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南充首家大型购物中心,王府井已在南充运营9年依旧热度不减。
“以2024年为例,我们年销售额突破了12亿元,完成92家品牌招商,带来超600万元的年度收益增长,其中作为首店的YSL及长城智选新能源汽车贡献突出。”南充王府井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未开先火 网络流量关注度巨大
2024年,南充王府井购物中心不断进行品牌焕新,凭借“首店经济”引领区域消费升级,先后成功引入了YSL美妆、Marc O’Polo服饰、长城智选新能源汽车、大玩小乐、姜胖胖等近30家区域首店,覆盖国际美妆、高端服饰、新能源汽车、亲子娱乐及品质餐饮等多元业态,为城市商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YSL店内人头攒动。
其中,2024年5月引入的YSL美妆,当月销售160余万元。2024年12月入驻的慢搅粥底火锅单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一站式家庭文化游乐MALL“大玩小乐”日均接待量超1500人次,成为南充家庭娱乐新地标。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首店”的强大吸引力。
走在主城区各大商场,不难发现,许多商场店铺装修时的围挡都会印上“南充首家”“火爆北上广的xx来南充啦”等标语,“首店风”愈演愈烈。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排队、打卡、拍照、分享”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生活方式,而带有首店标签的店铺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创意自带话题和社交属性,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较高的讨论度,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消费者前去“探店”。
在王府井购物中心的一楼,“好利来”品牌即将入驻。围挡上的“南充首店”标示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在装修阶段,就已经有很多顾客被围挡上的首店标示所吸引,前来询问。”王府井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顾客在社交平台发布期待的话语,让门店还没开业就在线上小火。记者看到,确实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对其开业时间和店铺坐标展开了热烈讨论,也有不少流量博主自发前来打卡,带来大量首店流量及话题。
“今年,王府井还将持续招新打造商业新地标,目前已有国民烘焙品牌好利来、时尚珠宝潮宏基等知名品牌签约入驻。”南充王府井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该购物中心计划引入更多旗舰店、概念店及城市定制店,同时深化与本土品牌的共创合作,打造“国际范”与“本土味”交融的城市商业新名片。
影响深远 倒逼传统商业提档升级
吸引新品牌、新门店入驻已成为城市商圈运营的“流量密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南充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商业配套,仅2024年,南充市就新增首店超过50家,涵盖餐饮、零售、娱乐等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
记者在DeepSeek上搜索南充首店,“盒马新春快闪店”和“南充环形中心首店集群”率先出现。
据介绍,2024年12月20日至2025年2月20日,环形中心联合盒马鲜生成都子公司打造的“盒马鲜生新春快闪店”落户南充,落户当日即实现超50万元的单店业绩,快闪店营业期间实现超千万的销售业绩,并在2025年2月12日的四川日报头版头条“首发经济篇”被点名,有效提升了城市及项目的知名度。“目前‘盒马鲜生’的正式入驻正在有序洽谈中,预计它的入驻将带动本项目及周边商业的价值提升,并带动衍生产业发展。”环形中心相关负责人黄涛对记者说。
记者同时了解到,同样位于环形中心的“焰江山”餐饮自2024年12月登陆环形中心,业绩稳定在“百万店”之列,环形中心店也是其川东北首店。国潮服饰品牌代表“TBMS”环形中心店为该品牌在四川地级市开设的首店,自2024年10月开业以来,该品牌推出了多个明星同款、联名款,月均业绩达到30万元至40万元。
不断涌入的首店,对于城市传统商业还能起到“鲶鱼效应”。每当“首店”开业,周边同类店铺都会举办促销活动,留住人气,这也激发传统商业不断创新和改善服务品质,从而带动城市商业的整体进步。
“我们环形中心通过引入38家首店、5家城市旗舰店这一招商动作,锁定了项目的商业地位,创造性地推出‘都市青年能量场’的定位。目前月均客流超100万人次,小红书关注度持续排名南充商业前列。通过引入年轻化的潮流品牌,打造个性化的消费场景,使环形商圈焕然一新。”黄涛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首店的引入、加强首店的品牌宣导,同时结合年轻化的消费场景、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带动项目提档升级的同时也引领南充的城市商业升级。
不知不觉中,首店已经成为一种风向标,既代表这个品牌对一个区域的认可,也成为消费者衡量一个商圈是否有足够商业活力的新指标。而为了吸引更多首店的入驻,各地各部门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以顺庆区为例,该区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在当地新注册独立法人企业,对纳入规上服务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5000万元,以及纳入限上商贸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的,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补助(分3个年度,分别按50%、30%、20%兑付)。由此可见,“首店经济”正成为各地打造消费中心、提升商业魅力的重要抓手。
■专家观点
“首店经济”是商业活力和韧性的重要指标
西华师大商学院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授王大明认为,“首店经济”的提出,是基于人们对首次亮相的新品牌、新门店、新技术在吸引消费者和促进消费方面的巨大潜力的认识。它体现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营销理念。目前,“首店经济”已成为考察城市商业活力和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王大明表示,南充发展“首店经济”的意义至少有四:一是能以新品牌、新产品、新的服务模式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二是使得企业能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三是众多首店集聚,可以形成规模化效应,从而带动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提升城市魅力和吸引力;四是开设首店是企业产品拓展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手段。
王大明同时提醒,发展“首店经济”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忌“一哄而上”。
■记者手记
要把首店经济“流量”变“增量”
首店的带动力令人惊叹。一杯奶茶能撬动火锅、零食、潮玩的连锁消费,YSL专柜单月160万的业绩印证着消费势能的转化。但更值得玩味的,是首店如何重构人与城市的关系。年轻人的探店轨迹,揭示着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哲学:在标准化的生活节奏里,首店带来的新鲜感成为突围庸常的出口。那些精心设计的奶茶杯插画、限时联名套餐,本质是商业社会赠予都市人的“小确幸”。
商业空间的进化同样耐人寻味。环形中心将38家首店编织成“都市青年能量场”,国潮服饰与日式烧肉混搭,快闪店与老字号比邻。这种看似无序的业态拼贴,实则是精准的消费场景设计——当代年轻人要的不是单纯购物,而是在多元场景中完成身份认同。当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传探店九宫格时,他们既是观众,更是“城市剧场”的主角。
“首店经济”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撬动的产业链革新。盒马鲜生西南首店落户的谈判桌上,藏着区域经济突围的密码。这也提醒着我们:首店不应只是“网红打卡点”,更该成为产业升级的支点。顺庆区“培育规上企业”的补助政策,正是将流量转化为增量的关键布局。
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体验“大玩小乐”的亲子项目,情侣在首店限定橱窗前打卡……在这些鲜活的场景里,我读懂了“首店经济”的真谛:它不仅是各大商业体之间的竞赛,更是城市与市民的共同成长。当“尝鲜”沉淀为“常驻”,当“首店”进化为“地标”,这座城市才能在商业迭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