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雅安荥经:“有事找物管”成村民口头禅 “物业进村”探索自治善治新样本

2025-04-02来源:雅安市融媒体中心作者:王丽君浏览:

清晨,雅安市荥经县安靖乡大通桥村安置小区在6℃的春寒中苏醒。村民倪元兵裹紧棉外套推开窗,看见一位“绿马甲”正俯身清理排水沟。

“张哥,扫完落叶来喝口热茶!”他朝楼下保洁员张光明喊道。这是该小区的日常图景,楼栋间跃动的绿色身影,见证着全市典型“物业进村”轨迹。

从“新村旧习”到“四保管家”

2014年建成的安置小区,曾经历转型阵痛。“鸡笼挡道引发邻里纠纷,污水横流招来蚊虫滋生……”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洪罗翻开工作日志,昔日的投诉记录密密麻麻。这些具象的矛盾让这个住着143户村民的新家园一度陷入“新村旧习”的尴尬。

转机出现在2023年春天。大通桥村第一书记赵希告诉记者,党委创新推出“红色物业”治理模式:由村集体经济全资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物管会),30名“绿马甲”提供保洁、保安、保畅、保稳“四保”服务。这支队伍里有党员先锋,有水电工匠,还有返乡创业的民宿经营者。他们上岗的首月就啃下“硬骨头”——拆除5处违建、规范200平方米养殖区,让40%的绿化覆盖率从图纸走进现实。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餐馆经营者郭邦勇站在修缮一新的门头前感慨。数月前,他无暇外出寻找施工队修缮门头和厢房,便尝试联系村里的物管会。

物管会队员接单后,凭借多年的建筑经验,不仅将门头修筑得结实美观,还把厢房打整得平整光滑。“报价比外面低不少,活儿干得又快又好,真是帮了我大忙!” 郭邦勇竖起大拇指,“物管会的这个服务没得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直接体现。如今这支“万能管家”队伍已拓展了10余项便民服务,从家电维修到水电改造,服务清单越拉越长。

小账本算出民生大账‌

站在新铺设的透水砖路上,倪元兵细数变化:智能安防系统24小时值守,垃圾分类亭取代露天垃圾堆,文化广场每晚响起坝坝舞音乐。最让他欣慰的是,“有事找物管”成为村民的口头禅,一年多来,小区实现零投诉。

治理创新的齿轮转动,离不开润滑剂的滋养。该乡党委创新探索的“五个一点”模式让治理可持续:财政扶持10万元启动资金,村集体补贴5万元,农户年缴50元物业费,市场服务创收21万元,自主经营增收1万元。账本显示,今年预计为村集体创收13万元,实现“服务提升—群众满意—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

“物业进村不是简单移植城市模式。”赵希揭秘治理密码:党组织牵头制定服务标准,乡贤能人组建专业团队,市场化运营确保可持续。目前,该模式正向全乡辐射。

暮色渐浓,物管会办公室灯火通明。物管会负责人黎全伟正在整理清明节活动方案,笔记本上记着村民的期待:篮球场加装夜灯、增设充电桩、组织技能培训……窗外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踏着新学的舞步,身影与远山暮色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善治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