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告别“996”!资阳DNβ“嘭”出“向往的生活”

2025-08-20来源:资阳观察作者:王丽君浏览:



把工位搬进秀丽山水间,听键盘敲击声与鸟鸣“合奏”,用一杯山顶咖啡唤醒灵感……这并非虚构场景,而是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的日常。这个以“边工作边度假”为核心理念的社区,正以颠覆传统的工作方式,吸引着全球自由职业者纷至沓来,也召唤着更多本地人“燕归巢”。

自由与创新的空间:工作与度假的完美交响

8月17日,驱车沿成资大道、临空大道、清泉路前行,仁里村的轮廓逐渐清晰。如今道路通达、村居崭新,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川中丘区一个产业匮乏、人才外流的传统村落。

踏入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仿佛步入未来感与田园风完美“混搭”的世界。2000平方米的共享办公区内,开放式工位、直播间与创意岛相互串联;露营基地、共享公寓、共享厨房等场所“镶嵌”在绿水青山间,让数字游民既能实现“身在田野、数连世界”,又能拥有深度和自由的社交关系。

山顶观景台。

“我们不愿止步于‘共享办公室’,而是要打造让人真正放松、激发灵感的空间。”DNβ联合创始人陈玗微道出社区的核心设计理念——通过“共享办公+共享生活”的生态模式,让工作从格子间解放出来,成为一场与自然、他人、自我对话的旅程。

自去年4月运营以来,社区已累计接待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数字游民13177人次,其中不乏程序员、游戏设计师、纪录片创作者等人群。如今,这里已成为不少“打工人”心中的理想乌托邦。

从数字游民到共创者:亚亚的社区转型故事

在吸引全球数字游民的同时,这里也逐渐成为资阳本地人的理想选择。

“真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刘楚涵(又名亚亚)是土生土长的资阳人,从英国毕业后在上海从事创新与幸福类项目工作,如今是第一位参与社区共创的资阳本地人。

去年年底,她以“创意幸福课”主讲人身份首次来到社区,带领数字游民通过共创工作坊,探索在压力社会下创造个人幸福感的有效方法。这场思想碰撞让她与社区创始人一拍即合:“我们在创新、变革方面的想法高度同频,于是我以共建伙伴身份再次归来。”

亚亚回到社区参与共建。

今年7月,回到家乡的亚亚满怀期待。她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与社区团队成员、数字游民和社区创始人畅谈,了解社区的内核和追求。在一场场交流中,距离渐消,她以“自己人”的身份,自然而然地融入这片热土。

如今,亚亚深度参与社区共建:从帮助内部团队挖掘成员天赋、设计更优协作机制与共创氛围,到和伙伴们梳理升级社区品牌;从开展用户体验访谈到推动“Pong!with us”社区品牌精神落地,尽管常常忙到脚不沾地,她却乐在其中。“在这里,灵感就像气泡,随时会‘嘭’地迸发出来。”她指着以柠檬为灵感设计的 DNβ 形象大使“嘭嘭”说。

“我曾在帝国理工大学攻读战略市场营销,还为可口可乐、强生等500强企业做过创新项目和团队建设实践,希望把这些经验与创意带回家乡。”亚亚说,长时间在外的她,回来后发现这样的“宝藏地方”,心里特别骄傲,“我看到全球优秀人才的到来,也看到资阳‘烟火气’与‘创造力’的融合,这是最让我惊艳的地方。”

艺术与自然的共鸣:古典音乐演奏者的“回流”故事

数字游民来了还想再来,这在资阳DNβ是常有的事。

美国科尔本音乐学院演奏博士、青年中提琴演奏家曹澜是社区的“忠爱粉”,也是第一批数字游民。再次回到这里时,她被“大地之花”等艺术装置与自然景色深深震撼:“这里将过去与未来、土地与艺术完美融合,让人无比放松。”

“这里地理条件优越,离天府国际机场很近,每次回国或出国,这里都是我的第一站。”曹澜说,“古典音乐的灵感常源于自然,贝多芬在乡间小路散步时常常获得灵感,而这里同样是充满生命力的‘灵感培养皿’。”在 DNβ,蝉鸣、鸟叫都能成为她音乐创作的灵感源泉。

曹澜参加社区路演。

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青年大号演奏家方翔宇,把这里比作天然“音乐厅”。随处可见的自然风光、山顶咖啡的惬意氛围,让他决定未来在此开启“音乐驻留计划”。

“传统音乐厅里,观众与演奏员距离太远,缺少互动。”他饶有兴致地分享,“这里可以成为青年音乐家的‘实验室’。”他计划召集成都及川音留学归来的音乐家,结合山顶自然场景举办音乐会,“让音乐回归自然,吸引更多创作者与观众感受不一样的音乐表达。”

方翔宇体验社区生活。

乡村振兴的新范式:数字游民经济的“资阳模式”

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的崛起,不仅为自由职业者提供了向往之地,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

在这里,原本的农田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肌理,蔬菜、水果随季节变换生长。借这股东风,仁里村衍生出品牌咖啡、窑烤面包、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越来越多“数字游民”变身“数字乡民”,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山顶咖啡。

“每月3000元工资,跟以前在外地打工差不多,但离家近,每天骑电瓶车几分钟就到。”在仁里村集体经济的共享食堂里,54岁的村民陈琼英负责打餐收费和食堂卫生。在她眼中,变化不只是村里来了许多年轻人,更是腰包鼓了、人气旺了、日子甜了!

而像陈琼英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目前,仁里村流转集体土地820亩,村集体年均增收12万元,带动全村就业超100人。”仁里村党支部副书记付文彬笑着说。

未来:重新定义职场生态

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的故事,是中国年轻一代对工作与生活关系的重新定义。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数字游民已达3500万人,预计2035年将超10亿人;在中国,2.8亿00后中有 76.4%愿意成为数字游民。而资阳DNβ,为这场变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引进100个超级个体落户资阳,将这里打造成优质青年创业的坚实后盾。”陈玗微分享道,今年10月,社区还将引进北京头部消费品牌,新增50间游民公寓,把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塑造为国际化、现代化、年轻化、有活力的城市IP。

DNβ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

为吸引更多人扎根这里,今年资阳市印发《资阳市临空经济区支持数字游民创新集聚十二条措施(试行)》,为数字游民提供多元化支撑。例如,新注册成立的企业或工作室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对租住“DNβ 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累计达30天的数字游民补助租金10%,半年以上的补助20%,让更多有想法的人愿意来、留下来。

DNβ——DN代表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Beta既与古文字“阳”同形,也象征迭代、升级和持续创新。当工作与度假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当乡村成为创新资源的磁场,资阳DNβ国际数字游民社区正以“嘭”的一声,打破传统职场桎梏。这里没有“996”的焦虑,只有“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