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一花黄 多业兴!泸州白沙场镇走出农文旅融合新路

2025-09-17来源:泸州市融媒体中心作者:尹晓琴浏览:

位于北纬28°的古蔺县白沙场镇,321国道从这里穿境而过。这里海拔约1000米,夏季凉爽,春秋两季风景如画。清晨的薄雾轻拂稻田,风带着泥土的清香拂过红军桥的青石板——石缝之中,仿佛仍留存着90年前红军经过时的足迹。

三月油菜花开时,绚烂的花海与红色印记交织成独特风光;初秋稻浪翻滚之际,仍不乏远道而来的游客,驻足民宿、漫步广场,沉浸于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之中。

白沙坝子全景图。古蔺融媒供图

白沙场镇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重要的转战之地,1935年2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在此召开了白沙会议,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等历史文献六篇,重新确立了党和红军“运动战”思想,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留下了白沙会议会址、贺子珍分娩地、休养连驻地、长征四老住地等18处红色遗址遗迹。

菜花带动多业兴旺

虽然现在是稻浪季,但提起三月的菜花节,仍是白沙场人津津乐道的“高光时刻”。今年第16届菜花节开幕时,万亩花海一片金黄,舞台上民俗舞跳得欢,台下游客纷纷举起相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低空经济”的升级:前两年的热气球观光,今年直接启用直升机游览。游客向思奇体验后赞叹:“从空中俯瞰尤为壮观!金色田块拼成‘画里乡村’,红军桥如红绸般连接着花海与青山,比去年乘坐热气球刺激多了!”

画里乡村景区负责人吴顺利看着小火车载客钻稻浪,语气里满是骄傲:“菜花节已连续举办16届,游客量比最初多了一半!以前大米、菜籽油只在本地卖,现在都卖到广东、重庆了。”小火车沿着河边行驶,车轮的“哐当”声与讲解员的讲解声交织:“当年红军从这里过河,现在桥身已翻新,但‘红军桥’三个字依然如故。”

第16届菜花节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为当地带来了4000多万元收入。农家乐老板忙得不亦乐乎,菜籽油、新鲜蔬果销售一空——一朵菜花,真正带热了白沙场镇的经济。

红色故事温暖人心

子珍广场是游客必到之地。据白沙场镇党委委员、组宣统委员蔡绩介绍,1935年2月,毛泽东同志的夫人贺子珍随红军进驻白沙场,在这里生下女儿。因军情紧急,她只能含泪把孩子托付给当地孤寡老人张二婆。

如今,这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槐树下的石碑记录着这段历史。旁边的红色记忆主题餐厅里,老板高一超一边给客人添茶一边说:“我选择这里,正是因为背靠子珍广场,对面是稻田(三月是油菜花海),加上镇里对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上给指导、宣传上帮推广,才敢打造这个红色主题餐厅。现在餐厅每天上座率都挺高,外地人和本地人都爱来!”

白沙场镇的红色资源远不止于此。1935年2月15日至16日,白沙会议在崔家祠堂召开,中共中央与中革军委发布《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定策二渡赤水行动计划。全镇现存18处红色遗址遗迹,红色基因深植于当地教育之中。11岁的高艾可作为“红领巾讲解员”,生动讲述革命故事,还荣获县演讲比赛一等奖。

民宿鼓起村民腰包

从泸州市区出发,经高速路到麻城出口下道后,沿321国道往白沙场镇方向驱车15分钟,便来到绿意盎然的白马民宿。由胡家大院改建的木楼爬满青藤,星空客栈的露台正对着青山,泳池的水映着云影。

40多岁的老板张楠坐在院坝石桌边,手里捏着刚登记好的入住单,与客人聊得正欢:“天热时,一天接待超过2000人,亲子小火车、皮划艇等项目根本停不下来!有山东、台湾的客人,住一个月都舍不得离开——主要是这里凉快,夏天不用闷在空调房里,坐在溪水边吹吹风,比城市里舒服多了。”

四年前,张楠投入1000万元开发民宿,带动村民共富。如今,清晨的小火车铃声穿越山间,傍晚的柴火鸡香气四溢。村民杨芹不仅向民宿供应自养禽类和蔬菜,忙时还可到民宿务工,年增收两三万元。目前,白马村有20多名村民像她一样依托民宿实现增收。

白沙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希表示,镇上正积极推进S317、G352道路项目建设,力争融入县域“半小时交通圈”,同时拓宽瓶颈路段、建设生态停车场和充电桩,以提升自驾游体验。

文旅发展方面,当地将进一步挖掘“白沙会议”“子珍托女”等红色IP,开发攀岩、溶洞音乐节等新业态,持续为游客提供丰富体验。此外,白马清溪正在申报国家3A级景区,“画里乡村”争创4A级景区,以推动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离开白沙场镇时,夕阳映照稻田,农人背着蔬菜走向民宿,身影与红军桥叠在一起。有人说“菜花谢了便无景可看”,但在白沙场镇,四季各有其趣:春有金色花海与低空观光,夏有清凉民宿与溪畔微风,秋有稻浪小火车与红色研学,冬有围炉夜话与农家腊味。

90年过去了,红色记忆仍在流传,绿色山水依然养人。白沙场这座小镇,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走出一条红绿交融、农文旅协奏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