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2022年度全省平安建设表现优秀的县(市、区)。
昭化区2022年全省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广达铁路昭化区段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平安铁道线。
…………
近日,昭化区平安建设捷报频传。这是昭化区持续巩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区)取得的成果。
前置“防”线 下好源头治理先手棋
“经评审,红岩镇干部周转房建设项目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近日,在等待中,红岩镇干部周转房建设项目专家评审会宣布了评审结果。
近年来,昭化区严格落实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成为昭化区重大决策实施的前置条件,有效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发生。
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平安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了被动维稳到主动创稳的转变。开展稳定风险评估已成为昭化区领导干部的一种工作习惯。”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昭化区共开展区级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2件,各单位和镇自行开展稳定风险评估26件,全年未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纵向贯通、横向集成要求,昭化区整合天网等各类社会和行政视频资源4100余个,建成“雪亮一张网”。据统计,自去年8月以来,全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5.5%。
民治强基 唱好群众自治主角戏
平安之力藏于人民。
昭化区在社会治理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优势,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基层治理焕发勃勃生机。
“原来我们是被治理,现在我们主动参与治理。”青梅路社区栖凤苑小区居民张琳说。
元坝镇青梅路社区曾是远近有名的“上访小区”,主要安置原拣银岩煤矿以及附属工厂的工人。拣银岩煤矿破产移交地方后,因矿区资产处置和小区建设质量、功能等问题,群众多次上访。
后来该小区成立党支部,构建了以“业委会+物业公司+小区网格员+社会组织”为主体,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等为补充的多元自治模式,探索“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向群众晒事、邀群众评事”的“五步”工作法,激发了群众主动积极参与治理热情。原来的上访小区成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全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小区。
每逢节假日,昭化古城便会出现一队身着古装的“武士”。他们5人一组,按照划定的网格巡城,维护古城景区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先期处置紧急突发事件。
这些“武士”不是景区工作人员,是精选出来的“葭萌义警”,联合民警一起开展常态化联勤联防,形成极具古城特色的群防群治力量。
目前,昭化区已壮大镇、村(社区)平安志愿者、治安巡逻队、治安户长(楼栋长)、乡贤五老等群防群治队伍179支2200余人,他们参与村(社区)治理、矛盾纠纷调解、提供信息线索、开展法治宣传,成为平安建设的生力军。
新“枫”止争 畅通诉求渠道顺民心
3月16日,射箭镇帽壳村4组母登菊与本村胡开兵因土地置换补偿发生纠纷,到昭化区矛盾纠纷联动调解中心申请调解,在“老袁调解室”调解下,两人于当日达成调解协议,当场兑现补偿款9260元。
矛盾纠纷调解是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怎样减压泄压?
昭化区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探索建立区、镇、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体系,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专业高效服务。三级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体系也是三级矛盾过滤体系,村、镇难以调解的矛盾纠纷可到区矛盾纠纷联动调解中心申请“一站式”调解。区矛盾纠纷联动调解中心整合信访、住建、教育等相关部门入驻,邀请法官、律师、特邀调解员、行业调解员“一站式”高效定纷止争,减少群众多头跑路。
“很方便,减少自己到相关部门去跑路,省时还省力……”不久前,达成林权纠纷调解协议的余江海感慨地说道。
化解矛盾纠纷是平安建设的基础工作,去年以来,昭化区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78件,化解3652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