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我市举行以“情浓蜀道 爱在昭化”为主题的2023年“我们的节日•重阳”四川省示范活动新闻发布会。
会上,有记者提问,近年来,中央文明办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重点,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请问广元市在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些什么特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英荣就该问题介绍相关情况。
王英荣表示,近年来,广元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了多姿多彩的系列节庆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已逐渐成为我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工作品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节、元宵节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清明节突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端午节突出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七夕节突出忠于爱情、家庭和睦,中秋节突出阖家团圆、喜庆丰收,重阳节突出尊老敬老、厚德仁爱,通过确定不同的主题,每年开展百姓村晚、迎春灯会、祭奠英烈、沐春踏春、集体婚礼、经典诵读、游园赏菊、志愿暖心等各类活动4000余场次,约200余万群众参与。
精心组织举办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直播带货,让麻柳刺绣、白龙花灯、木门醪糟、剑门豆腐走入了大众视野。开展传统节日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组织文艺院团以及非遗传承人走进全市中小学校课堂,开设花灯、剪纸、手杖、酿酒等传统技艺教学第二课堂,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家乡的特色文化。全面推进村史馆建设,精心打造传统节日活动示范点,恢复了游百病、大肉会等一批具有浓郁广元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结合广元本地文化特色,举办12届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35届中国(广元)女儿节、苍溪梨花节、旺苍红叶节、唐家河紫荆花节、曾家山避暑节等,通过穿汉服、赛凤舟、古风游园等形式,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载体。依托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文艺演出、文化服务,真正把文化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让广大群众的传统节日过得更时尚、更健康、更有味。
王英荣表示,通过举办“情浓蜀道 爱在昭化”2023年“我们的节日·重阳”四川省示范活动,将更好发挥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推动我市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水平、形成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