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系着文明,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11月20日,走进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卫子村,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房前屋后整洁有序。
陶瓷蹲便器、洁白的墙面……在当地村民闫荣科家中,卫生间内部空间宽敞明亮,看起来格外整洁。从过去的旱厕升级到如今室内“新式卫生间”,闫荣科直言感觉生活品质提升了一大截。
“以前的老厕所苍蝇、蚊子比较多,对人的身体不好。今年村里号召改厕,我非常高兴,主动挖池子、接管子。” 闫荣科笑着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厕所的卫生问题了。”
从旱厕到水冲、从户外到室内,昭化区打破传统改厕过程中单纯依靠施工队的模式,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生活习惯等,为各户量身打造改厕方案。同时,为确保厕所长效使用,提高群众满意度,该区以村(社区)为单位专门落实一个维护管理人员,负责农村厕所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维护。
“强化项目建成后进行资产移交,并针对管理人员做好日常管理基本常识培训,持续完善后续维护社会化服务体系。”昭化区卫子镇党委副书记李文军介绍,“同时,我们依托卫子镇宏曌劳务专业合作社开展上门服务,农户可直接通过电话申报,讲明需求后,由专业合社就近安排人员上门开展维修服务,确保户厕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此外,昭化区还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创建、爱卫运动等活动,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进村入户宣讲、张贴宣传画、“村村响”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强文明如厕、日常管护、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户加强厕所厕具清扫,保持清洁卫生,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利民。
“厕所革命”示范项目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今年,昭化区大力实施“厕所革命”示范项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美丽昭化·宜居乡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户厕改造 3990 户,涉及砖砌三格式化粪池 3237 口;沼改厕 21 口;老粪坑加盖密封1049 口。
昭化区乡村振兴局局长任良强表示:“接下来,我局和镇、部门将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循环体系、激励体系’四大体系,着力打通农村户厕管护‘最后一百米’,探索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农村厕改新模式,切实保障改造后的户厕长期发挥效益,农业生产更加绿色生态,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