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昭化法庭庭长陈思思在全省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会上作交流发言

2021-09-01来源:昭化区门户网作者:浏览:

8月27日,省法院召开全省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昭化区法院昭化法庭庭长陈思思在会上作了题为《古今交融千年古城注入法治元素》的经验交流发言。

会上,陈思思庭长分别从昭化法庭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和环境资源保护等三方面向全省法院干警作了介绍。一是以古城古香作底色,深度打造法庭人文底蕴。昭化法庭以千年古城为蓝本,积极打造人文底蕴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的古城法庭。在法庭院落内结合昭化县志中清官廉吏故事,打造法治文化长廊、静心亭、浮雕墙等。在法庭内设立家事调解室、心理疏导室、反家暴庇护室等场所,为当事人提供温馨的调解氛围和专业的心理疏导,让古城法庭更具“烟火气”。二是以古城文化作引领,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昭化法庭将古城文化与法治理念深度融合,依托全市法院“郭兴利工作队”工作思路,探索出“112”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如,家事案件审判中,推行“法官+调解员”“判前调解+判后回访”“法院+部门”工作模式,吸纳古城乡贤、妇联“幸福使者”作为家事调解员,与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协作机制,深入开展诉前调解、案后回访和联动联调,三年来,婚姻家事纠纷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20天左右,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9.4%,“三费”案件自动履行率约91%。“112”工作法还有效运用在基层司法服务、引领乡风民俗等方面,与古城管委会以“表演+法理”的方式在文庙、古城县衙等场所开展“沉浸式”法治宣传活动。在不设法庭的乡镇推行“法官服务+绿色通道”工作模式,利用乡镇赶集日开展司法服务、巡回审理,针对“三费”、“三农”案件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坚持快审快结快执,最大限度打造“家门口”司法服务。三年来,共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次、巡回审理187件次、上门诉讼服务200余人次,打造“无讼村社”3个,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得到有效提升。三是以绿水青山作驱动,深度聚焦高质量绿色发展。昭化法院将守护绿水青山作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环资审判与服务大局工作深度融合,在市法院的统筹下,昭化法庭先后设立“环保旅游法庭”、“蜀汉文化遗产保护司法服务站”,推动镇党委政府组建古城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在昭化法庭主导下定期开讲涉旅游、环资专业性“法治课堂”。期间,贾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作为“修复性”司法理念引入具体个案中的实例,通过惩治的方式督促被告人向嘉陵江增殖放流鱼苗3万尾,修复被破坏的渔业资源,收到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