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昭化区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在区实验小学举行。
活动聚焦科学关键能力,从课例展示、课例点评、科学专业知识测试、试题解读、教材解读、专题讲座六个方面展开研究。
课例展示以“探究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热传递”为主题,通过《热在水中的传递》和《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两节课进行研究。
区实验小学教师陈瑛执教了《热在水中的传递》,她以“证据”为核心,以“寻找热传递路径”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从神奇的“开水养金鱼”情境引入,让学生在疑惑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然后从“加热试管中的水”和“加热烧杯中的水”两个实验中收集证据,采用画图、比较、分析、描述、归纳等方法得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热对流”。本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重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科学表达能力、科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有趣、有意义、有价值。
元坝一小杨黎老师执教了《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她以“思维”为核心,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启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计划、实施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启发学生思考“金属棒是怎样变热的?”在她的引导下,学生思考需要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计划,然后基于“加热金属棒”和“加热金属片”两个试验中的现象,通过画图、比较、分析、归纳,理解“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注重实验细节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专业知识测试以对科学的理解为重点,从“科学本质、课程目标、科学素养、课程内容、实验设计”几个方面对参会教师进行了测试。
试题解读以“明方向、抓落实”为重点,香溪小学张鹤老师从题型分析、分值分布、能力点比例、典型题例解析、答题技巧对2021年春广元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监测科学试题进行了解读,并建议科学要重概念、重实验、重思维、重应用。
教材解读以“感悟”为重点,沙坝小学杨胜明老师从课程标准的变化和教学感悟两个维度对五年级下册科学新教材进行了解读。他以课标中“科学核心概念”数量的变化引入,通过对比两个版本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然后以“教学感悟”为中心,对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目标概述、科学概念理解、教后思考四个方面作了深入分析讲解。
观音小学校长马乘斌作了专题讲座。他以“质量”为重点,从“功在平时、注重理解、练习重要、方法关键”四个方面,用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他强调:“要把科学课当课上,要上成正真的科学课。”
区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熊利宏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她指出:老师们要发挥科学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建设四川教育高地助力,并提出四点要求:一要理解科学本质、明确培养目标,二要掌握科学内容、建构知识体系,三要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四要学会迁移应用,落实双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