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幸福田园 魅力普贤

2017-02-17来源:清水乡作者:浏览:

清水乡普贤村是2016年开始创建省级“四好村”,既是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又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家园、美化新环境、培育新农民上取得了长足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和各社长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成员是“四好村”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推动、亲自检查,对本村的创建活动负总责。要对照“四好村”创建标准和考评指标,细化落实责任,确保创建活动长期有人抓、有人管,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整体联动的创建工作责任体系。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严肃问责。


三、狠抓督促检查。将“四好村”创建活动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立创建活动通报制度,对开展较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开展不力的责令限期整改。抓好经常性的督促指导、经验、总结、自查自评等活动,推动“四好村”创建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四、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干部大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院户会、坝坝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四好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争创,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及时总结创建活动中的经验,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宣传推广,努力营造“四好村”创建活动浓厚氛围。


五、抢抓创建先机。以新村建设为主体,统一思想、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严格执行区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提供七种经济、实用、科学的居民户型设计图样供群众选择、建成聚居点3个、108户新民居,建卡贫困户36户全面完成新建改建任务,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建成生态小康户507户。按照新居功能齐备、改建六建一改的总体要求,配套建设沼气、改厨、改厕、排污管网,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建设山区低碳新农村综合体,充分展现了产村一体模式和川北民居特色。


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推行“股金+薪金+租金”模式,流转土地成片发展猕猴桃1400余亩,套做中药材380余亩。新建圈舍1600平方米,改建圈舍900平方米,新增规模户8户,其中:年出栏50—100头新增4户、100-200头新增3户,200头以上新增1户,新增猕猴桃和生猪农民专合社1个,彻底改变了群众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土地经营模式。示范片内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24.8%。围绕产村一体化目标,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施交通路网、渠溪管网、安全饮水、沼气电力、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完善,硬化村组道路18公里、入户路6.8公里、产业道路3.5公里、生产作业道4公里、新建堡坎860立方米。新建渠溪4.2公里、标改山坪塘11口,新(改)建沼气64口,垃圾屋7处。入户路硬化率达98%,农户“五改”达85%,沼气宜建户达95%以上。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七、完善配套服务。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的“1+6”村级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中心、农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合调节中心、农家购物中心,面积达640平方米。新建文体休闲广场2处,共达2980平方米。新型农民培训率达80%以上。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达到95%以上,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文明村风普遍形成。

八、提升村民素质。加大对村民的学习提升素质。利用农民夜校、多种形式学习法律法规、卫生、科教、致富技术。村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勤俭节约,养成时时守信的好习惯,全村无人参加邪教组织,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依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热爱劳动、孝敬父母、乡邻友好的良好风气随处可见。


 经过全村人民共同努力,我村已经形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良好氛围;全村已经达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今后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各种机制,找出差距,添措施,担担子,按“四好村”创建高标准进行细化、继续巩固所得荣誉,下大力气把我村建设成一流的“四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