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9-6280182
  • 您好!欢迎来到还看今昭,昭化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QQ咨询
互联网违法举报
0839-8722512 zhqwxzx@163.com

疫情防控中的特殊力量

2022-11-15来源:昭化区融媒体中心作者:昭化融媒浏览:

抗击疫情,绝不靠一家之力。在各方力量汇聚的抗疫洪流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个体诊所的医务人员,他们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以无私奉献的热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伟大的抗疫精神。


“不孝子”胡基海 

10月6日,三升堂大药房中医诊所的胡基海,得知核酸集中转运人手紧缺时主动请缨参加核酸转运工作,负责跟车转运核酸标本。他每天午饭后就换上防护服,开始跟车转运核酸标本,在转运未完成前,不能进食、饮水、上厕所。因转运目的地路途遥远,有时到达检测标本的医疗机构时,已是凌晨1点过。由于车辆不能直接开入院区,他需要扛起转运箱步行2公里左右才能完成标本交接。众所周知,凌晨2点-5点大巴车不能上高速,所以当他完成标本交接后,只能继续穿着防护服睡在车里。待他回到二次转运点时,已是早晨7点过,这时,他才能脱下防护服,简单地吃上几个面包,匆匆上个厕所,然后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核酸样本转运工作中。


11月3日,胡基海的养父不幸去世了。但他却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只匆匆回家参加了父亲的葬礼,便继续返回到工作岗位。提及此事,他眼含泪花:“作为儿子,我未能尽到孝道,心里很内疚,但是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会理解我的,抗疫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要大家一起努力,我是医生,我更是义不容辞.......”。


全家齐上阵 


10月6日,利州实行临时性社会管控,赵丽萍夫妇的个体诊所也因疫情暂停营业。但她和丈夫王文元并没有赋闲在家,而是主动请战参与疫情防控。她在上西川港汽车城负责核酸集中转运的封箱工作,丈夫则投入到上西江北社区的核酸采样工作中。需要再次转运的核酸样本最早每天早上7点就会送到转运点上,她主动站出来说:“我早点来接第一班。”


就这样,每天早上丈夫5点出发、她6点出发,夫妇俩一人骑一辆电动车,第一时间赶赴工作现场,穿好防护服,开启忙碌的一天。11月初,因支援核酸集中转运的部分医务人员被抽调安排别的工作任务,人手一下紧张了起来,她再一次站了出来:“我儿子也是学医的,现在在家,我喊他也来”。就这样,他们一家三口都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共同奋战在一线。赵丽萍说:“虽然我们是个体诊所,但我们首先是医务工作者,在抗疫中也应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图片是夫妻 也是“战友” 


核酸样本封箱,是核酸检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采集的核酸样本能否安全、顺利地抵达实验室,同时在封箱过程中还存在着较高的感染风险。面对这份工作,杨文义和他的妻子沈子梅需要逐个仔细核对试管码、核酸样本箱码。同时,为了防止酒精或运输过程中的磨损,他们还要蹲着转运箱前一层一层地贴透明胶带。待样本箱封好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提着转运箱向转运人员移交。工作时,杨文义总是不断对妻子沈子梅叮嘱提醒“要带好口罩,做完要消毒,一定要做好防护,随时不能大意……”,而沈子梅则心疼的望着患病的丈夫调侃道:“你个白企鹅,坐下休息一下吧!重的,我来就是啦!我多跑一趟就当减肥……”。


他们二人是抗疫大军中的战友,更是彼此坚强的后盾,他们每天都这样相互鼓励着,即使防护服将全身裹得严严实实,不能喝水,不能中途停止,几个小时下来,腰都撑不直,汗水也浸透了他们的衣裳,但依然阻挡不了他们战胜疫情的决心。


因为疫情没有了收入,但他们却没有一句抱怨,反而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一线。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靠团结努力才能早日战胜病毒,迎来我们想要的烟火利州。这世上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传递着奉献与坚守的力量,看到了责任和担当凝聚成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陶伟

编辑:郭幸鑫

审核:谢春燕

来源:利州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