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创新构建“1+5+N”区、镇、村三级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以农业机械化夯实现代农业根基,以管理科技化重塑农业生产方式,以服务链条化激活产业增值空间,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的特色发展道路。
在太公镇高照村,植保无人机正在麦田有条不紊地开展飞防作业。过去,人工喷洒农药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如今,无人机 “飞防” 已成为田间管理的新方式。
这种效率的飞跃,得益于我区创新建立的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搭建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产品营销等 “五大平台”,设立的镇级服务站与村级服务协办员,带动经营性服务组织协作,解决农户生产难题,形成“1+5+N” 区、镇、村三级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在此推动下,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 66.2%。同时,借助该体系我区还创新农业科学化管理手段,以四川四海三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运用禽智云管理系统为例,通过这一智慧平台,该公司能实时掌握土鸡生长及养殖环境参数,精准把控生长环节。
依托“1+5+N” 区、镇、村三级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我区还构建起政府扶持引导、规范运营、内部自律三大机制。围绕耕、种、管、收、加、储、销等环节,开展“保姆式”“菜单式”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减工降本。
2024 年,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成交量较 2023 年增长 40% 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农户覆盖率超过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