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通过“人才下沉、技术共享、长效培育”等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深耕民生沃土·共赋幸福方程》专栏今天我们关注我区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卫子镇中心卫生院的诊疗室内,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莫思琴正在为患者进行细致检查。随着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如今,这样的“专家下乡”场景在我区各镇卫生院已成为常态。
像莫思琴这样的业务骨干下沉基层,正是我区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区精准对接基层医疗机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人员选派计划,通过建立常态化下沉机制,确保每一家基层医疗机构都能获得专业医疗力量的支援。
在推动人员“下沉”的同时,我区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让远程医疗技术成为资源共享的“高速路”。目前,我区通过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已实现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与区人民医院的全面信息化互联,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和心电监测等优质医疗服务,让群众看病更便捷、更放心。
医疗资源下沉不仅是“输血”,更重在“造血”。我区还通过构建“双向提升”人才培育体系,组织下沉人员参与专项培训、学术研讨,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搭建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平台,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让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
今年以来,我区累计选派20名医务人员下沉基层开展帮扶,同时组织14名基层医务人员赴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形成 “上派下驻”双向提升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