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依托昭化古城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深挖三国文化内涵、打造生态游体验场景、培育“美食+民宿”特色业态,推动旅游产业从“观光游”向“深度游”转型。今天的“高质量发展一线行”带你走进昭化古城,看当地在生态环境打造、民宿迭代升级等方面都有哪些关键发力?
昭化区历史文化名镇示范区域保护提升项目(一期)白龙江右岸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1.8545亿元,主要建设生态湿地242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
作为我区文旅配套的重点工程,王武江告诉记者,该项目在生态细节上的巧思,都藏在水与草的搭配里。沿着绿道雏形往里走,岸边的“绿意”扑面而来,让人移不开眼。新建的前置塘中,再力花、梭鱼草长势正好。
在守护生态的同时,项目更注重文化与景观的融合。施工中,植入了蜀汉风格元素,让游客在漫步中感受三国文化底蕴,让生态湿地既成景观带,也成文化展示窗。
在建文旅项目中,将旅游元素前置融入景区规划,让游客踏入昭化就能感受到三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举措,正是当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生动实践。而在昭化古城内,当地在丰富和升级旅游业态方面又有诸多特色?我们来到了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三进四合院,探寻这里的古色古香。
为提升游客体验,陈家大院在保持原有古建筑风貌的基础上,于去年10月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院落既延续了古色古香的韵味,又新增了多项便民设施,让游客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享受现代便利。据统计,陈家大院改造后营业额同比往年增长达40%。
从白龙江岸的生态廊道,到古城里的特色民宿,记者一路感受到的,是昭化文旅产业从“有景点”到“有体验”的显著变化。接下来,随着昭化古城墙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等项目落地,这幅“生态+文化”的画卷,还将越画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