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太公镇张家村,一项特别的产业正在悄然兴起——东亚飞蝗养殖。这个曾经让村民们意想不到的“小生意”,如今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让不少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张家村的东亚飞蝗养殖基地,棚内的飞蝗在生态牧草间跳跃,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饲养人员正忙着给飞蝗投喂牧草。
王新华的满意,源于村里对特色产业的精准选择。一年来,张家村以党建为引领,大胆引进东亚飞蝗养殖,让闲置土地“活”了起来。
为了让产业走得稳、走得远,村里还在生态养殖环节下足了功夫,专门流转90余亩土地种植牧草,为飞蝗提供天然口粮。技术人员蒲大明告诉我们,通过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飞蝗品质有保障,市场不愁销。
后续,张家村还通过“支部+基地+农户”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技术水平、优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小的飞蝗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