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区对新华、团结2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通过病害整治、设施配套、完善监测设施等举措,让“带病”水库焕发新生。《深耕民生沃土·共赋幸福方程》专栏今天播出《整治病险水库 筑牢民生安全屏障》。
在新华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或绑扎钢筋、或砌筑护坡,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新华水库建于上世纪60年代,总库容达183.49万立方米。它不仅承担着王家、柏林沟、卫子、磨滩四个镇四万余人的饮水安全任务,还为王家、卫子两个镇四个村的2100亩农田提供灌溉保障。同时,该水库也有效保护着下游1000余亩耕地以及3000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运行年限长,新华水库出现了坝体渗漏、输水隧洞老化等问题,为此我区制定了“一库一策”的整治方案,对新华水库实施坝体培厚加固、放水设施整治、新建引洪渠(隧洞)等工程,提升水库防洪、灌溉、供水等多重功能。
为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全面加强现场作业管理,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监理单位则实施全过程、无死角的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把控,对进场原材料实行批批检测,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隐患,努力打造让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安全工程。
同样,作为昭化区2025年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另一个重点工程——团结水库也顺利完成了坝体防渗与溢洪道拓宽改造,并于今年10月全面完工,恢复正常运行。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区各类水库达96座,其蓄水能力占全区总蓄水能力75%,有效保障了全区生产生活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