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区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极大改善”“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百年来,群众对“安居”需求,促使了一代又一代执政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民改造土坯房,迈出了改善百姓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安居梦想的坚实一步。
【同期声 记者 何倩 现在我就来到了位于石井铺镇的长岭村 在这里我看到一排排的民居已经换上了新装 青瓦白墙 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现在我将带您一起去到农户家中 去感受一下他们居住环境的变化】
青瓦白墙、朱门木窗,眼前这座干净漂亮的房子就是石井铺长岭村一社村民罗超的家,按照“六建六改”的要求,罗超完善了房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 按照“一塑造”提升整体形象的标准改造了房屋,焕然一新的房子也让他对现在的居住环境十分满意。
翻开我区“十二五”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这本“大相册”,“安居”仅仅是其中的一页。“十二五”期间,我区不断完善“十大救助体系”,医疗、保险等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展,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切实解决群众“无钱治病、因病返贫”的难题。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吃穿住行困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免费肉食”营养餐全国推广,“千名教师访万家”,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医疗、卫生事业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县区”;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射箭提阳戏成功申遗,荣获“中国柔力球之乡”等。一件件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的实施,解决了群众缺水问题、看病难题、入学难题、出行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未来,我区将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出行、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娱有所乐,让人民群众有更强幸福感和归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