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镇2021年底先后被省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立法意见征集工作业务指导,着力推进立法联系点建设,探索出“两个结合、两线征集、三级审核、四环运行”的“2234”工作法,不断推动立法工作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建强征集阵地:“双结合”聚合力
推动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与行政司法资源深度融合,整合镇人大、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组建办事机构,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抓总,在13个村(社区)设立法信息采集点,73名司法工作者、人大代表、法律专业人士等组成信息员队伍,实现“四有五立”标准化建设;坚持立法与普法同频共振,以“八五”普法为契机,通过坝坝会、广播站、微信群等渠道,开展立法宣传150场次,发放资料7000余份,让群众既“知法”又“议法”,厚植法治建设群众基础。
广纳民意民智:“双线征”拓渠道
纵向延伸到村社,在人口密集区设14个意见征集箱,建13个专业微信群、90个群众微信群,组织群众讨论法规草案,累计收集意见82条;横向联动到12个镇和相关行业,联合镇直属部门、学校、医院等21个单位建立“前沿哨所”,通过联席会议机制征集基层工作者意见30条,确保立法意见“接地气、有温度”。
严把意见关口:“三级审”保质量
构建村(居)预审、镇初审、区复审的分级审核机制:村(居)结合村规民约筛查“不合规意见”,确保建议“原汁原味”;镇联系点召开联席会议,对意见进行书面化、规范化修改;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合法性审查,最终向省、市人大报送高质量征集意见。立法联系点设立以来,累计对40余部法规草案提出意见210余条,上报112条、被采纳5条,经验做法获全国人大网宣传报道。
规范工作闭环:“四环运”强流程
从准备环节清单式制定方案、动员群众,到调研环节进村入户听民意、传草案,再到审查环节论证意见合法性与可采性,最后到总结环节跟踪采纳情况、归档经验,形成“全链条”工作机制。2024年6月,昭化镇作为全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现场参观点,其经验和做法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
下一步,昭化区人大常委会将聚焦问题补短板、立足创新提质效,重点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建强“两支队伍”。充实联系点专职年轻人员,争取省、市经费支持,加强业务培训;二是拓宽“两个渠道”。线上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联系点工作,线下推广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家站室”融合模式,吸纳代表担任信息员,同时优化公众参与流程,方便群众提意见、查结果;三是完善“两项机制”。健全立法意见反馈机制,对被采纳的意见通过发文表彰、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四是打造“两个品牌”。持续深化“2234”工作法,推动联系点从“意见征集”向“普法服务”延伸,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不断推动基层民主立法昭化实践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首页
精彩视频
媒体矩阵
会员中心







